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9年本科招生计划发布!

[复制链接]

73

主题

82

帖子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1: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个背不完的英语单词
一张张数不清的草稿纸
一堆堆刷不完的测试卷
一根根扔不完的笔芯
成为了这个夏天独有的记忆

高考是一个节点,挥别过去,拥抱未来
奋斗的岁月终会被时光眷顾
希望你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希望我们九月哈深相见
本科招生计划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本科计划招生1000人,招生省份在去年原有的18个(广东、湖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广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重庆、湖北、贵州、云南、江苏、海南)基础上,增加河南宁夏,达到20个。本科招生专业在去年原有的10个(机械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土木类、材料类、经济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电气类、自动化类)基础上,增加数学类工商管理类,达到12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个校区,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学。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首所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哈工大(深圳)是哈工大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汇聚高端人才的桥头堡、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区,是哈工大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市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生力军。
       哈工大(深圳)传承哈工大传统、发扬深圳精神,充分发挥哈工大的品牌优势、办学资源优势和深圳市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在与哈工大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
       目前,哈工大(深圳)共有全职教师350余人、兼职教师150余人、在站博士后16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现有理、工、管、经、文、艺6个学科门类,涵盖22个一级学科,设有10个学院、1个研究院及50个部级、省级、市级创新载体。到2023年,哈工大(深圳)教师将达到900人,在校生将达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人,来华留学生1000人。
       哈工大(深圳)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参考全球著名理工院校的专业结构,有的放矢地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施专业类招生、专业类培养、专业方向毕业的培养模式。在22个一级学科中,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3个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7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由刘永坦、杜善义、周玉、欧进萍、方滨兴、魏奉思、任南琪、韩杰才等20余位两院院士领衔,哈工大(深圳)形成了以院士为引领、长江学者等为骨干、“四青”为主体的“大师+团队”的人才格局。全职教师中78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54人次入选地方级人才计划,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90%为国家及深圳市政府认定的各级高层次人才。非全职教师由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构成,中国两院院士龚旗煌、吕跃广、岳清瑞、赵沁平,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Esteban Busso等近20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受聘为哈工大(深圳)首席学术顾问。
       “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哈工大(深圳)秉承哈工大成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凭借深圳大学城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哈工大(深圳)已累计培养了17届13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京津沪等地区就业,留深率达52%;毕业生中77%就职于华为、腾讯、百度、新浪、阿里巴巴、IBM、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知名企业,30%以上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10%选择继续深造及出国工作。《光明日报》曾以“8个企业抢一个毕业生”为题首版报道哈工大(深圳)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哈工大(深圳)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历届毕业生创办企业达52家,其中92%为创新型企业或研究院,涌现出了包括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产值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与“独角兽”公司。
       哈工大(深圳)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依托校本部深厚的学术积淀、深圳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产业战略布局,建立了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重点研究领域始终与科技发展、国际学术前沿保持同步。哈工大(深圳)现已建成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8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8个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和3个深圳市南山区创新机构。当前,哈工大(深圳)科研创新步伐持续提速,正加速建设重点实验室集群,包括5个“一室两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院士平台;作为广东省启动建设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以哈工大(深圳)为主要依托单位,由深圳市政府投入约135亿元建设;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深圳拓展设施与哈尔滨装置互为补充、形成南北呼应的统一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环境模拟与研究基地;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将助力深圳建设南方空间科技研究中心;材料基因与大数据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将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新材料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国际太空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深圳全球化发展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市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也喷薄欲出,创新载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哈工大(深圳)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超21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牵头承担国家863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70余项。哈工大(深圳)共发表SCI检索3900余篇,授权专利700余项。获各类奖项9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12项。哈工大(深圳)已经与深圳800余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企业解决1400余个技术难题,项目经费超过4亿元。哈工大(深圳)还授牌西门子、华为、大族激光、美的等近60家企业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
       哈工大(深圳)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通过联合培养、交流交换、访问联谊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力度。同时还聘请了境外一流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校讲授短期课程、举办讲座或专题报告,为学生提升和开阔国际化视野,课程中英文授课的数量比例达41%。为了营造校园多元文化与国际化氛围,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哈工大(深圳)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培养类型涵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全日制学位培养体系。

选择哈工大(深圳)的8大理由1. 深圳市首招收本科生的C9、“双一流”A类高校,工科实力全球一流。
2. 与哈工大校本部“三统一”,颁发哈工大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 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方便学生读研攻博。
4. 拥有高度国际化师资队伍,保证高水平人才培养。
5. 拥有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6. 采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国际视野重视全人培养。
7. 人才培养与深圳高新企业紧密结合,就业创业前景广阔。
8. 与北大、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同处一个校园,资源共享文化多元。

2019,请接收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最盛情的邀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我们期待与你相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主题

971

帖子

3096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3096
沙发
发表于 2019-6-11 17:31:1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