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河北高考(hebeigaokao)
很多大学为了拓展办学空间,往往都建有多个校区。如果不提前了解学校校区分布,就容易就出现报考了华侨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却高高兴兴跑到泉州报到的情况……(华侨大学有厦门校区和泉州校区,两个校区专业分布不同,理科、工科专业基本在厦门校区)
国内大学的校区分布五花八门,虽然说是同一个学校,但是不同的专业却可能天各一方!
因此高考君整理了一下目前国内校区较多的大学,来看看都有哪些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 12个校区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现在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根据学校官网,学校现有12个校区,分布在北京市的6个城区,学校中心校区——北四环校区毗邻奥林匹克中心区。
贵州大学 9个校区
贵州大学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贵州工业大学等院校合并。
贵州大学拥有3个主要校区(花溪北校区、花溪南校区、花溪西校区),和6个分校区(太慈桥校区、罗汉营校区、沙冲校区、香狮路校区、小关校区、茶店校区) 以及一个挂靠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山东大学 8个校区
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之后的新山东大学,目前形成了一地三校八个校园的格局,分布在济南、青岛、威海三个城市。
学校的八个校区有: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青岛校区以及威海校区。
在济南打车去山东大学,不说清楚哪个校区,司机载你到别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浙江大学 7个校区
浙江大学前身为1897年创立的求是书院,后定名国立浙江大学,几度分分合合之后,在1998年,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合并组建成如今的浙江大学。
学校官网显示,现在学校有7个校区,包括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在建)等校区,总占地面积达4503741平方米。
不同专业在不同校区,如果是新同学,得花点时间规划一下出行路线了。
扬州大学 7个校区
扬州大学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在1992年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官网显示,目前拥有7个校区:荷花池校区、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淮海路校区、江阳路校区、盐阜路校区和广陵学院校区,其中江阳路还分南北两个校区。
问路就别问扬州大学怎么走了,很容易大家都一脸懵……
福州大学 7个校区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占地7000余亩。
吉林大学 6个校区
说到校区多,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能想到吉林大学,据说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就坐落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面……当然了,这不过是一句调侃的话而已。
吉大目前拥有6个校区7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各个方位,分别是:前卫校区、南岭校区、新民校区、朝阳校区、南湖校区、和平校区。
校园之间往来,别的学校可能是环校车,人家可是公交车……
长江大学 6个校区
长江大学是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本部位于湖北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根据官网,目前学校有东校区、南校区、西校区、城中校区、沙市校区和武汉校区等6个校区。
想起那首“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山东财经大学 5个校区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名泉喷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省属财经类高校。
学校现有舜耕、燕山、圣井、明水和莱芜校区共5个校区,占地近五千亩。
上面只是简单的列举了几个学校。其实,从我国985高校校区数统计结果来看,985高校已经运行和拟建的校区达到140个,平均每所高校超过3个校区。其他本科院校,甚至专科院校,有多个校区的也有很多。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有多少校区?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难以全部统计。
下面我们仅看一下985高校校区数(含拟建校区)不完全统计结果:
(985高校校区数主要来自各高校官网以及公开的新闻报道,不含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如有错误或遗漏,欢迎留言指出)
部分985高校的校区清单
985高校
| 数量
| 本地校区
| 异地校区(分校)
| 北京大学
| 6
| 燕园、医学部、昌平、大兴、圆明园
| 深圳
| 中国人民大学
| 3
| 校本部
| 苏州、深圳(拟)
| 清华大学
| 3
| 校本部、美院
| 深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校本部、沙河
| 青岛(拟)
| 北京理工大学
| 2
| 魏公村、良乡
|
| 中国农业大学
| 3
| 东校区、西校区
| 烟台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新街口、沙河
|
| 中央民族大学
| 2
| 魏公村、青龙湖(拟)
|
| 南开大学
| 2
| 八里台、津南
|
| 天津大学
| 2
| 卫津路、北洋园
|
| 大连理工大学
| 3
| 主校区、开发区
| 盘锦
| 东北大学
| 3
| 南湖、基础学院、浑南
|
| 吉林大学
| 6
| 前卫、南岭、新民、朝阳、南湖、和平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哈尔滨
| 威海、深圳
| 复旦大学
| 4
| 邯郸路、江湾、枫林、张江
|
| 同济大学
| 4
| 四平路、沪西、沪北、嘉定
|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闵行、徐汇、法华、七宝、卢湾
|
| 华东师范大学
| 2
| 中山北路、闵行
|
| 南京大学
| 2
| 鼓楼、仙林
|
| 东南大学
| 3
| 四牌楼、丁家桥、九龙湖
|
| 浙江大学
| 8
| 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
| 舟山、海宁(建)、宁波(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
| 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建)
|
| 厦门大学
| 3
| 校本部、海韵、翔安
|
| 山东大学
| 8
| 中心、洪家楼、趵突泉、千佛山、软件园、兴隆山
| 威海、青岛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崂山、鱼山、浮山
|
| 武汉大学
| 2
| 主校区、医学部
|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主校区、同济医学院
|
| 湖南大学
| 2
| 南、北
|
| 中南大学
| 6
| 校本部、南校区、新校区、湘雅医学院老校区、湘雅医学院新校区、铁道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4
| 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四号院
|
| 中山大学
| 4
| 康乐园、医学院、大学城
| 珠海
| 华南理工大学
| 2
| 五山、大学城
|
| 四川大学
| 3
| 望江、华西、江安
|
| 电子科技大学
| 3
| 清水河、沙河、九里堤
|
| 重庆大学
| 4
| 校本部、建大、建专、虎溪
|
| 西安交通大学
| 3
| 兴庆、雁塔、曲江
|
| 西北工业大学
| 2
| 友谊、长安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 南校区、北校区
|
| 兰州大学
| 8
| 盘旋路、榆中、医学、一分部、二分部、草业学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
|
从985高校校区数统计来看,除大学合并外,导致校区分散的另一个原因是新校区的兴建。
2000年以来,在很多高校林立的城市中,都规划了一个甚至多个大学城,并以优惠政策吸引市内发展受限的高校入驻,很多高校因此纷纷建设新校区。
比较著名的大学城包括:
北京
沙河大学城(入驻高校有北航、中财、北邮、北师等)
良乡大学城(北理、北京中医药、首师等)
上海松江大学城(上外、东华等)
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大、暨南大学等)
南京
仙林大学城(南京大学、南师大等)
江宁大学城(东南大学、南航、河海等)
西安的长安大学城(西工大、西电、陕师大、西北大学等)
重庆大学城(重庆大学、三军医、重庆医科、重庆师大等)
成都的温江大学城(西南财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
苏州大学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深圳大学城(北大、清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等)
随着深圳、青岛等城市大力吸引名校办学,新一波高校新校区建设潮拉开序幕。从2016年开始,不少名校都开始在深圳和青岛签约建设新校区,其中: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都计划在深圳建设新校区,
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等一大波名校也都计划在青岛建设校区或研究院等。
相关链接:北青岛、南深圳!新一轮城市"高校争夺战"开启!
此外,万众瞩目的雄安新区已经成立,教育部也在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高等院校的疏解力度。截至2017年12月,近百所在京高校中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学校相继表态,将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与扩招前的一代人相比,如今的高考生离大学很“近”,2015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接近75%;但是,兴高采烈报到的大学新生,经常发现校园很“远”,很多学生在新校区度过自己的大学岁月。新校区恢弘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让人感受到便利;远在郊区的地理位置,匮乏的配套设施,又也给学生和老师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针对大学多校区及新校区的现状,来听听网友们怎么说:
@赵引:郊区大学城成了地方建设的开路者——在偏远的地方划定校区,将各个学校搭配组合迁往新址,然后才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进而推高大学城附近房价,增加土地产值,吸引人口购房定居,建立产业园。但是,大学不应该成为地方发展的牺牲品,大学更不应为了廉价的土地,把自己的学生丢到荒无人烟的远郊。
@隋雪纯:山东某高校文学院本部在中心校区,而大一新生却在软件园校区,至大二方搬回中心校区。虽然,学长、学姐时常表达对软件园校区不会爆满的图书馆、四人间宿舍的怀念,但是身处软件园校区的我们,实在是羡慕他们更多一些。新校周边过于空旷,邮局、超市、医院等基础设施尚未齐全。在社团纳新、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方面,新校区总被边缘化。
@琐碎的小时光:刚上大学的时候,室友感叹:“没想到读个大学还到村镇来了,太乡下了!”去看个电影,都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并且每一趟都挤满了人。但是,与在市区的老校区相比,新校区面积大了几倍,而且也建设得很漂亮。此外,在郊区更安静,不会让人心浮躁,能“好好当个大学生”。
@胡波:一些建设比较早的大学城,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公交、地铁都通了,周边房地产,超市,步行街,商场,娱乐餐饮等设施也都建了起来,这给外来务工人员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之前在郊区的新校区很难听到普通话,如今,说普通话的学生多了,逐步带动当地人讲普通话。大学对当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lcw:我的新生入学教育这样介绍新校区:“在这里,赚钱最多的不是我们老师,而是开校车的司机,最发达的产业是校车业。”虽说去市里很困难,但是校园湖边漫步的水鸭,雕塑广场上轮滑少年的身影,图书馆里满满当当学习的同学,教学楼墙面上垂挂着的书画,都是大学生命力的展现。虽然远一些,可是繁荣的快递业也能让生活很方便。
@Camomile:我就读的新校区位于苏州独墅湖高教区,附近除了本校,还有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院。但是,想象中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不存在,各校对外开放的程度不高,院系设置也很单一,可借鉴的学术资源有限。新校区的学生都向往着拥有百年历史,地处姑苏繁华地段的本部,却又为新校区完备的硬件配置暗自庆幸。
最后,通过本文的整理,提醒大家在报考大学时,注意留意所学专业的所在校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落差~
千万不要以为你和心仪的ta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就不会有“异地恋”的困扰,其实大多数大学都有至少两个以上校区哦!(玩笑~)
除了上面列举的,还有哪些大学校区众多,欢迎小伙伴们交流分享!
由河北高考综合整理自青塔、央视新闻、各院校官网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所关心的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8年满分女友测试题
✦留不住大学生的城市榜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
✦“我妈给我塞了个男朋友,但我没带”……
✦这是绝大多数暗恋者的内心活动
[/url][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A2NjUzNQ==&mid=2651428256&idx=1&sn=d055e7e2493e0b996f2d7deaf29d48d5&chksm=f2b9c9a8c5ce40be1630ace0a40ad3e791afddfb1a29c09f7d6b046602858c1ca4c7cdefefb6&scene=21#wechat_redirect]✦2018年最全考试日历,码住!
✦你是不是合格的90后?测试题全国统一卷
✦情商高的男生是怎么撩妹的?建议大家都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