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节特辑丨读大学,也是读城市(上)

[复制链接]

71

主题

81

帖子

3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08: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名校是城市的骄傲,名城是高校的港湾。一座城市的特色和底蕴,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高校的性格,也对校园环境风景、校园生活节奏、求学期间的视野拓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过,在确定目标以及填报志愿时,相比于学校实力和专业前景,大学所在城市这一因素往往易被众多考生放在次要位置。而很多大学新生因为对自己即将生活四年或更久的城市缺乏了解,初到校园后遇到诸多尴尬。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好望教育邀请天南海北著名高校的学生和校友,介绍对母校所在城市的印象,以资后来者参考。本期推送,来自北京、青岛、威海的学子将带领读者走进这三座北方名城。愿他们的讲述,能让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产生更美好的期待!
北京

我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平时比较宅,难得出去感受城市的风貌。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个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吧。

我通常一周会去一趟书店。北京的书店很大,以中关村图书大厦为例,去了很多次也不觉得腻味,因为每个喜欢的领域都有大量图书(或CD)。以我目测,西单图书大厦比中关村的更大,但去的次数不多。此外,三联书店也必须一提,书的整体质量很高,我最喜欢的书中,《金庸全集》《游艺黑白》《奥数是个替死鬼》……都是三联书店出版的,非常适合文艺青年;有一次去三联咨询自己的书稿能否在这里出版,负责人(一位姓裘(仇?)的女士,山东老乡)虽然认为不合适,但仍然非常耐心细致地围绕着我的书稿讲解她的所知,令我十分感动。
三联书店
与人文景点比起来,我更喜欢自然风光。香山、颐和园都挺美,值得去看一看;我个人最喜欢的景点是什刹海,夏冬两季风光都不错。冬天湖上结冰,大家穿上滑冰鞋上去玩耍,玩完了买串糖葫芦吃,景象十分祥和。当年带着几个实习时教过的学生一起去,租了一辆冰车推着他们横贯湖面,孩子们就坐在车里放声尖叫,这是大学期间最幸福的时光。
什刹海
北京好吃的东西也挺多,烤鸭、炸酱面都挺好吃,还有北京特色的饭店“小吊梨汤”,特别爱吃那道“干酪鱼”。但其实我当年在外面吃的最多的反而是“成都小吃”,北京当年到处是“成都小吃”,价钱实惠味道也好。

实习的时候我去的是北京五中,当时公认是东城区仅次于北京二中的高中。学生虽然作息不比青岛高中这么辛苦,但学生还是好学而拼搏的。在我们大学里,北京的学生也并不落后于咱们高考强省的同学。

北京很大。去年我从北京市中心去怀柔雁栖湖看望学生,需要到北京站坐火车(还是双层的),以普快的速度走了一个小时出头,下车后还坐出租往北走了30多块钱的路程才到。市内也很大,好在地铁发达,比如你从西二旗到传媒大学,emmm……只需要从十三号线倒二号线倒一号线倒八通线就到了!

个人认为北京适合求学而不适合定居。且不提房价如何,天气如何,单说交通,尽管有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但是地面上仍然堵车,地面下还会堵人……亲身经历过上班时间的西二旗城铁站(大家在网上也能查到相关视频),当车厢门开的时候,我与其说被挤上去的,倒不如说是被怒涛拍岸一样地涌上去的。也亲身经历过朝阳门地铁站星期五下午六点左右的情况。五米宽的地下甬道,出去的人只能侧身贴着墙走,因为全都是往里进的人。地上出站口外还排着不下百米长的队。真心不建议留在北京奋斗,除非你禀赋很高而又雄心勃勃。

最后,推荐高晓松的视频《晓说》,从第二季第二期开始介绍北京。又有趣又长见识。

李一峰 from 北京师范大学
威海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威海的话,我想用桃源;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威海的大学校园的话,我想用理想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无数次回忆起生活过四年的这座城市,干净整洁的马路,人车分过的岔路口,永远的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海边散步的人们。

这是一座有情调的城市。每到周末,同学们三五成群骑自行车走环海路,左手边是浪花卷卷,右手边是绿树葱葱。而环海路上的海鲜馆子从来没有宰客的事,便宜实惠,好吃到令人窒息。

我的母校有着花园一样美丽的校园,出了西门百米远就是沙滩,我们就在校园的步行街上享受着每一个海边的落日。晚上自习累了就可以去海边走走,听听海浪,看看星光,甚是美好。
不过冬季她会大变模样,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每年冬天都有几天会有大风大雪,雪花呼啸着360°席卷着人,不断刷新着南方同学的世界观。

但这仍然挡不住她的美,即便到了供暖季,威海还是蓝天白云不曾变化。
多少个周末,我骑着自行车沿环山路过两个山头,到国际海水浴场的栈桥看一会儿落日,去隔壁校园看会儿书,然后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或者其他工作。离开了这座城市,这样令人身心愉悦的放松方式真的是太难找了。

多少个焦虑的傍晚,叫上三五个朋友,带着相机爬上校园后面的小山坡等日落,拍到好看的照片,心满意足地回去继续忙碌,这样的生活是难以描述的满足。

生活在这里有深深的安全感,人人都很友好,车都会礼让路人,两次丢了的东西都被送回我手里。读书,运动,自然风光,记忆里全都是阳光明媚,诱惑太少了,每一天都很踏实。

纪德超 from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青岛

“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是《即墨县志》中的一段话,其中的“青”,便指的是一个小岛“青岛”,这,也是这座城市名称的由来。

我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也是青岛人,我很开心能留在我的故土,这片魅力十足的故土。

但是啊,大学之前,眼中的青岛,又能说明什么呢?大学之后,我发现,眼中的青岛变了。不再只是目中所见的波光粼粼,不再仅是耳中所闻的海风呼啸,不再单是鼻中所嗅带着咸味的空气,不再纯是手中所触的冰凉海水,而是一个带有意识的灵魂,萦绕不散。

从古时候,青岛——曾名“胶东”——这一带便作为重要的沿海地区,受到重视。比如琅琊(今属黄岛区),据说徐福出海的起始点的那个地方,就是中国最早的沿海行政中心;再比如在现今青岛城阳境内存在过的不其城,就曾经是汉武帝刘彻尚为胶东王时的封地。

但这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古时的辉煌,古时的斑斓,都不是最重要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我觉得很霸气但又不失道理的话,这句话,就恰恰是我的理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过去的就过去了,要论英雄好汉,要论高下胜负,且看今朝。那现在的青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今的青岛,是全国宜居城市之首。五四广场濒临一望无际的大海,虽然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但也可以称为“秋水共长天一色”。每逢夏日,海风袭来,微咸的刚风扑打在脸上,震去了烦恼,荡去了疲惫。秋日的八大关,红枫缤纷,飘飘洒洒地不仅遮住了道路旁的阴影,更遮住了心头的忧伤。当然,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呢?当时网上有个文章,《对不起,青岛向全国人民道歉》,虽然用语和语气有不妥之处,但是那的确就是青岛的美,大家不妨一读。

如今的青岛,城市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这座城市,已经不再是当年一战任德国人侵占的海滨港口,也不是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随意“赠与”的“礼物”,更不是刚改革开放时只有沿海一圈发达地带的待兴城市。青岛不一样了,胶东人,自有胶东人的力量。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就要在青岛举办,这是这个城市从建国到今天为止最高的荣誉;2018年1月7日,德玛西亚杯总决赛在青岛举行,还有,2018年1月11日~14日,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亚太地区总决赛选择了青岛胶州。

上苍给了青岛一条处处皆是南墙的道路,一战普鲁士入侵,二战大和强占,想在南浦挥挥手,简单了事,让人们都知道什么叫“天道悠悠,不知其所始,亦不知其所终,唯循之,方正理”;但我们不怕,我们就是要让上苍知道,什么叫“天道漫漫,纵不知其所始,无意知其所终,待闻至道,证我菩提,逆天而为,岂不快哉”。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这灵魂并不是个整体,而是散在每个个体的灵魂中,又被个体们带到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彰显着我们的决心,凸显着我们的风采,不终止地大声呐喊。如果你仔细听的话,就会发现那呐喊之中,就是青岛的未来:

看,我们会越来越棒!

李嘉林 from 中国海洋大学
扫码关注公众号
加好友进好望微信群
封面:叔明子
编辑:李泳民、淋漓山人
责任编辑:李泳民
用我们的过往,实现你最好的期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