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
数学是最重要的一门课,因为只要踏实的复习,就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成绩。
资料:两李的教辅(全书+真题+10套题;想高分可以考虑“冲刺135”,但我没买)。
计划:5-8月,每天4小时,复习教材,及全书。建议先看完教材,重点理解定理的推导,再看全书,重点掌握题型解答规律。
9-10月:每天3小时,以全书为依据进行第二轮复习,重点进行章节结构贯通,进一步掌握解题规律。
11-12月:每天3小时,做真题,然后做10套模拟题。
12-考前:记忆公式,梳理常考知识点。
经验:重点是多练习。看全书、教材的时候可以只看,理解解题思路即可,要做到对例题不陌生;到做真题模拟题阶段必须完整写出解题过程,便于提高解题效率。对我而言3小时的答题时间有些紧,我考研时时间就不够。
英语:
英语是靠积累的,所以必须早准备。要踏实,按部就班地练习,也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成绩。
资料:张剑的真题(两本,97-04年的,05-12年的),张剑的模拟题(最后5套题,可以下载PDF,主要用于作文预测),作文辅导(随意,建议是下载PDF即可,多本比较),阅读专项(如果复习时间早可以考虑,基础的就可,用于进入复习状态)。
计划:5-6月,每天4小时。词汇,不需急,看例句及查词典(建议用牛津英英版)。
7-10月,每天3/4小时。题型练习,用张剑的基础版真题。第一月,2小时阅读理解,2小时作文。第二月,2小时阅读理解,2小时翻译。第三月,2小时阅读,1小时完形。第四月,2小时阅读,1小时新题型。
11-12月,每天3小时。用张剑试卷版,灵活安排。
经验:重点是词汇,词汇不通什么都没有意义。词汇复习一轮后,看长难句。词汇第二轮以后建议用张剑真题赠送的词汇本,标记好生词,采用快速浏览的方法记忆。词汇必须进行3轮以上。然后就是阅读理解,我不建议过多的学答题技巧的,因为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很容易走火入魔的。阅读重点是理解长难句,学会剥离句子分析结构,掌握速读方法。开始时以读懂文章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如何读懂题目选好答案。翻译不需练习太多,这是需要累年积累的,只要能拿5分就好。完形练习重点是速度,掌握跳读的方法。新题型不需练习太多,掌握3种题型的做题方法即可。作文必须多练习,需要用1个月的时间熟悉各种话题、应用文。有人可能选择先做作文,其实没必要,先写作文很可能浪费时间。我考试时最后一秒钟还在写作文,分数也还行。
政治:
完全靠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
资料:红皮书,大纲(PDF),真题解读(重点是10年及以后的),任淑芬10套题,任淑芬最后4套题(PDF,用于大题预测),任淑芬考点识记。形势政策可以下载PDF版。
计划:9-11月,每天2小时,理解红皮书内容,不需背诵。
12月,每天2小时,背诵考点识记,做题。
经验:不用死记硬背,只需记住核心关键词。重点是选择题,需要复习面广。主观题练习只需整理要点,不需提笔练习。一般来说,政治答题时间充裕。形势政策很多时候考策略,灵活性很大,不需死记硬背参考书。时事题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找找;不需在时事上下太多功夫。模拟题的利用重点也是选择题。
专业:
我专业分比较低。因为专业试题往往会出现一些怪题,所以成绩可能不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