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自主招生高校简章于3月31日上午全部公布。目前,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正在火热进行中,77所全国招生的自招高校和3所全国招生的综合评价科技高校,有不少是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其中有不少高校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类专业纳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开放的专业范畴。
一、六成高校开放计算机及人工智能专业
在全部80所面向全国招生自招、综评高校中,有51所高校开放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占比超过60%。49所大学有计算机及紧密学科专业招生,另有两所大学仅招收智能武器系统和物联网工程专业。20所学校按照计算机类分大类招生。29所学校直接招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所科技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均为综合评价招生,国科大和上科大均能满足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并且进校后仍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其中国科大依托中科院计算所强大的师资力量,上海科技大学除中科院的直接支持外,还引进了大量的海归博士后师资,南科大也是以海归博士后为主,虽然南方科技大学在招生简章上没有注明招生专业,但往年该校的计算机专业也是综评招生。
二、招生要求日趋走高
由于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日趋火热,想学习这些相关专业,学生需要越来越高证书和成绩。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历来是在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总决赛中直接招录金牌的前50名。但在自主招生中也有一定的招生计划,要求都进入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类,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两所学校并未明确是获得金牌、银牌还是铜牌,总之是水涨船高吧。复旦大学规定与众不同: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专业,需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提高组一等奖,且NOIP成绩达到360分的考生可报。在其他高校中,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出的条件最高,南京大学要求计算机专业属学科竞赛类,需全国决赛三等及以上奖项;中国人民大学规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铜牌及以上。指定2017年份获奖,今年仅此一例。要求全国一等奖的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这3所学校对江苏考生的选测科目要求,物理必须是A,另一门,浙大要求也是A,上海交大和东南则为B。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并没有要求必须全国一等奖以上。国科大甚至欢迎虽然无奖项,但高考高分的考生报考。这两所科大对江苏考生的选测科目要求,物理必须是A,另一门的要求,都是B+。考生在报考时需要看清全部要求。其他高校,基本上有省级一等奖均可报考,有的规定拥有两个不同学科的省二奖项也可以报考。为何高校纷纷将计算机类专业放在自招计划中?又为何要求越来越高?从大学的学习来看,经历过信息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竞赛培训的学生,在大学更能够适应计算机等专业学习的高强度要求。
三、人工智能有多少?
尽管人工智能专业方向为万众瞩目,但今年的自招、综评中,直接以人工智能名义招生的并不多。从简章来看,东南大学明确以人工智能类大类招生,北京邮电大学有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类招生,北京理工大学则招收智能武器系统实验班,厦门大学直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此前在全国“两会”期间宣布成立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并没有出现在自招简章上,而该校后期将要出现的综评简章则是面向省内招生。曾经宣布的首期预计招生大约60到100人,究竟是不是招收本科生,是不是以综合评价名义,是不是今年就招生,尚有待观察。有必要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的是,智能有很多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很多高校一般都是在研究生阶段才分出明确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为例,预计即将开设“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系统与应用”两个专业方向。让本科生学习到人工智能知识并参与实验室研究,尚属凤毛麟角。这方面,上海科技大学敢为人先,该校本科生均可参与导师组的各项研究,不必等到研究生阶段。有的学生甚至在本科阶段就发表高水平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据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屠可伟研究组公布的信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表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该校的一位老师提供了50多个研究方向;并且都有师资团队。这里且列出部分方向:哈亚军教授的智能与无人驾驶汽车、机器学习相关嵌入式系统研究及应用、硬件安全方向;陈晓东特聘教授基于智能算法的专家系统方向;陈熙霖特聘教授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方向;范睿副教授、研究员的大数据,机器学习方向;高飞助理教授、研究员的医学人工智能成像算法方向;高盛华助理教授、研究员(青年千人)的计算机视觉:物体识别、人脸识别等以及机器学习: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方向;廖奇峰助理教授、研究员的大数据算法方向;罗喜良副教授、研究员(青年千人,上海千人)的人工智能(AI)在5G中的应用,大规模MIMO,异构网络,物联网等方向;邵子瑜助理教授、研究员的网络智能与数据科学方向;石远明助理教授、研究员的智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方向;杨智策助理教授、研究员的移动系统与移动智能应用方向;赵登吉助理教授、研究员的人工智能、多智能体系统、算法博弈论等方向……所以,大学新生不必等待直接的人工智能专业招生,很可能也不会有这样的直接招生。人工智能的学习要求比较高,打好基础非常重要;人工智能对数学素养要求更高;编程的侧重点,主要是对于优化、矩阵的要求。这个专业方向源于计算机专业,也会高于计算机专业。
四、大类招生比较宽泛
在自主招生的大学中,至少有6所大学有计算机学院或以此名义招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教育部3月21日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今年新增审批的本科专业中,有18所高校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由此,在很多大类招生中,信息安全专业比较突出。有12所大学招收信息安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另外有7所大学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并纳入计算机科学类:江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
五、地方招生高校中也有开设计算机及人工智能专业
如上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福州大学,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云南大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贵州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2017年,上海科技大学在江苏招生40人,物理要求A,另一门B+。6月10、11、12、13、14、15、16日均可自选一天参加“校园开放日”测试。入校后,上科大三个学院的在读本科生有一次转专业机会。在高年级时,可申请就读创管学院辅修专业:创新与创业、金融学。(转专业,或辅修专业申请可能有最低GPA限制)。上海科技大学目前阶段共设5个学院: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不设招生专业)、创意与艺术学院(不设招生专业)及3个研究院(不招生):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2018年招生专业有:物质学院: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命学院:生物科学; 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中国大陆高校AI实力TOP 10
NO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除了严整的教学培养体系之外,本科同学有浓厚的科研氛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有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始进入实验室或相关科研机构(如MSRA),跟随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小觑的:每年都有十余位本科同学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清华计算机系智能实验室距离国际顶尖AI研究机构(如MIT CSAIL)还有一定距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会是我国有着AI梦的同学们绝佳的圆梦起点。
NO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
NO 3: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肥沃的土壤,其计算机学院下设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大学就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首任所长就是国内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被人尊称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的何志均,之后两任所长潘云鹤和吴朝晖都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们也先后担任了浙江大学的校长。从1981年至今,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见证和参与了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变化。到现在,人工智能进入大数据阶段,浙大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建立了相当大的优势。
NO 4: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有数年的积累,计算机系俞凯教授团队的智能语音技术取得了多个国际评测冠军,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团队在产业化上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他所创立的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被苏州市确认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标杆,将在3-5年达到百亿市值,并作为千亿市值企业后备军。同时,交大在智能媒体、图像分析、脑机交互、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还有一批一流团队及成果,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NO 5: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起步于1958年,建立了计算技术、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专业开始培养计算机相关领域专门人才,1978年在上述三个专业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199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个世纪60年代调试成功了当时国家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第一台计算机,实现了我国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程序;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中型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80年代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分布式系统ZCZ,培养出中国大陆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建系以来,南京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一直位居国内先进行列。
NO 6: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图像与智能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等基于生物视觉的感知和认知结合的学习模型及其在脑型机器人上的应用,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生物医学影像识别。该校研发的视觉系统已经应用于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和创业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毕业生去向包括(1)赴IBM研究院、谷歌、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就职;(2)前往哈佛、卡内基梅隆、普林斯顿、华盛顿、哥伦比亚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
NO 7: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全国第4名,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并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计算机类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Daniel P. Siewiorek领衔,包括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潘正祥、贾小华等国家和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各类课题10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
NO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建所伊始,就在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控制、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享誉国内外,号称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其培养的学生业已遍及全球顶尖的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和IT巨头。
NO9: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网络存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另外,该学科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中心结点单位,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中国国家网格(武汉)结点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
NO 10: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60年建立的“解算装置及技术”专业,曾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台数字积分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地应用于国防现代化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近10年来,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共2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和江苏省等重要科研项目140多项,获得国际工业领先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部省级奖20多项,在国内外著名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60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850多篇次。在ESI学科排名中,学院水平已进入全球前1%。
七、中国大陆部分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一览
八、人工智能专业薪酬高,竞争尚未白热化
至于薪酬方面,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互联网和科技巨头都在大力招聘人工智能相关人才,这让这部分专业学生十分抢手。这些企业不仅包括BAT巨头,也有网易、海康威视、华为、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
据透露,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毕业的博士初始年薪就可以达到30万元。其中,管理岗薪酬最高,平均达到23k,数据开发和人工智能紧随其后,都在20k以上。具体细分来看,声音认知是人工智能的新热门领域,其他岗位求职者数量增加导致薪水趋于平稳,而声音认知一枝独秀,薪资涨幅领先,平均薪酬从2016年的20.5k增长到2017年的27.6k。
关注小智,关注未来 |
|